拼不赢韩国偶像,苦不过香港演员,如今的娱乐圈已经越来越畸形?

也许很多人发现,想找一部电视剧来看,翻来翻去,还是看起了老剧,虽从前的特效、道具、妆容等还比较粗糙,可剧情却能让人反复地看,能看懂,也不会厌烦。


无聊时想听歌,也发现还是老歌经典耐听,至少不会在歌词、旋律、唱法上,让人产生什么不适感。

看着满屏的小鲜肉、网红脸女星,能记住得还真不多,可实际上,他们为了让大众记住自己,可能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。


不过这种以“搞噱头”来谋生的方式,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好事,毕竟现今明星还是很好当的,只要够吸睛即可,至少90年代的香港艺人很羡慕他们的待遇。

相较现代艺人的背剧本喊苦,累了喊受伤,90年代的香港艺人的成名之路,才真正带血带泪。


他们与现代的艺人相反,是人前收起辛酸、展现风光,人后却把命都要拼上,比如张曼玉、刘德华、张卫健等圈内大腕,哪一个能幸免于难?

张曼玉在TVB台庆时,曾在没有安全带的情况下,以一字马在空中360度旋转,在TVB的要求下,“杂技”都要会一些。

 

在这种严厉环境下,刘德华曾把跑车开过跳台,在俯冲力下扎进了车群,被救护人员拉出后,他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体,急忙又跳上车,大喊“我没事”。


张卫健在TVB时凭《西游记》大火,可他自己只拿到9万元,剩下的几个亿都进了TVB的口袋。

尽管他们都卖命地当艺人,颜值出众、肯吃苦、素质高,可TVB拿他们当草根,毕竟TVB手中的牌很多,对明星的“折磨”,是电视台的骄傲资本。


像某次TVB举办慈善义演,就喊张卫健到台上表演孙悟空,同样没给他任何防护措施,使得他抓了一根绳子就被吊在空中传,几圈传下来也没有收到高层让他停下的示意,最后他在受不了下只能喊救命,因此被观众嬉笑。


在TVB工作是真辛苦,为此在准备拍《西游记》续集时,他申请加薪,结果被嘲笑:“不要以为演《西游记》就很火了,你的脸上没毛呢,是不值钱的。”此后,他离开香港,也没再留过头发,却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。


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,韩国的娱乐圈还处于努力发展状态,后来索性模仿香港的造星模式,只是他们的相关制度还更苛刻严厉。

此外,它还汲取了日本杰尼斯事务所的训星方法,更让艺人痛不欲生。加上韩国国内民众看不上艺人,导致韩国明星压力巨大,拿到手的薪酬特别低,自杀率却一直都很高。


因此,相较香港的TVB,韩国的艺人是羡慕的,至少在香港只要逃离了TVB,就还有一线生机,可在韩国呢,他们在几个大公司的垄断之下,只能乖乖服从。

所以,别看韩星柔软、卖萌,韩剧各种曲折的梗被吐槽,但至少他们的作品是能看下去的。

再看看如今的内陆娱乐圈,拼不赢韩国偶像,苦不过香港艺人,明明有公司撑着、粉丝宠着、观众宠着,却越来越畸形了,为何?


原因正是太安逸了,被宠坏了。比如高以翔突然去世时,一大波明星趁机冒出,抓着热点,控诉明星行业的高危。难道其他行业不高危吗?不辛苦吗?

各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,各种流量片如雨后春笋,各类网红明星挤破头的想出名,就连影视剧都公然抠图,音乐剧也敢假唱,各种炒作颠覆三观……只要有亮点,能大火,实力已不是硬性标准。


进入了娱乐圈这个“名利场”,哪一个艺人不想成名呢?那代表着能获取巨额“出场费”,顺便被一群人争相膜拜。有这样的野心也并没有错,就看在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,还有没有职业操守,与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底线。

当捞金变成唯一的目标时,就会在极端扭曲,进入一种病态魔障状态,把社会风气也带得乌烟瘴气,这是可怕的。


悲催的是,如今的娱乐圈已经越来越畸形,大家都心照不宣,为了保持各方所需的利益,默许着一种病态成瘾性的快乐。

很多明星在成名前做梦都想有机会,成名后却抱怨拍戏辛苦,出专辑劳累,一年到头没怎么能休息。


且把不努力、没素养、脾气差,当做耿直,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群粉丝表示“我喜欢”。

比如2021年曝出的郑爽事件,看着她无情的言论,竟还有一些人以各类奇葩观点去拼命洗白。吴秀波、江一燕、李小璐等明星作垮自己名声之后,同样有人坚持维护。


在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下,想要看到正常作品太难。我们不要求如今娱乐圈要像TVB、韩娱那样凌厉,可一些艺人在享受安逸的同时,应注意底线。而普通群体在追星时,还需有原则立场,莫要颠倒了黑白。我们学会辨别,并拒绝畸形的三观与文化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